
來源:本站 發布時間:2017-12-27
有朋友問到,如何根據應用場景選擇合適的AP,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無線AP的設計原則。
無線布點原則(總則): | |
類型: | 普通/密集、空曠、室內/室外/室內過墻 |
|
|
室內-普通: | 全向天線AP,覆蓋半徑15~20米,單個AP承載人數30-50。建議人數:40 |
|
|
室內-密集(小型會場): | 全向天線AP,覆蓋半徑15~20米,單個AP承載人數50-100。建議人數:80 |
|
|
室內-超密集(大型會場): | 定向或內置小角度天線AP,垂直信號夾角呈15°- 45°,單個AP承載人數30-50 ,布點視覆蓋區域定。建議人數:50 |
|
|
室內-普通-過墻(100~200毫米磚墻): | 全向天線AP,同側信號不影響,過墻信號衰減5-10db,過墻覆蓋2.4GHZ為5-10米,5GHZ為1-5米。 |
|
|
室外-普通/空曠: | 全向天線AP,覆蓋半徑50米,單個AP承載人數50-100。建議人數:80 |
|
|
室外-密集/空曠: | 定向天線AP,垂直信號夾角呈15°- 45°,單個AP承載人數50-100,布點視覆蓋區域定。建議人數:80 |
|
|
建議: | 1、 多個AP(N>3)部署再同一可視區域時,第一個距第4個AP間的直線距離應≥30米;2、 相鄰AP間需要有共同覆蓋區域,便于提高設備無縫漫游體驗和提供主備功能。3、 室外AP布放應盡量考慮信號范圍不超建筑紅線。 |
一、無線AP選型設計
無線AP的定位為:負責無線終端接入、本地轉發、802.11a/b/g/n/ac協議支持、射頻信號收發和射頻掃描。
無線AP是無線網絡的接入點,為最終用戶提供無線終端接入,實現海量無線終端的接入,它應支持目前主流的802.11ac技術,應具備2.4G和5G雙頻技術,應具備智能天線,支持頻譜導航、頻譜防護、逐包功率控制、智能負載均衡等特性。
1、普通放裝場景AP選型
普通放裝場景包括走廊、辦公室、室內空曠場景等,建議采用普通型AP,根據面積大小部署一臺或多臺AP,上聯POE交換機。
一般普通AP為內置天線設計,安裝方式靈活,適用于壁掛、吸頂等多種安裝方式。
普通AP使用人數30-50,建議人數:40。
2、高密場景AP選型
高密區域主要指酒店大堂、餐廳、宴會廳、大型會議室、活動展廳等人員密集的位置,此類位置人員密度高,接入終端多,需要AP的具備較大的最大接入終端數。因此,我們建議在此類位置根據面積的大小直接選擇高密集型AP,采用放裝式進行安裝,上聯POE交換機。
如含有“三頻覆蓋優化技術”:2.4GHZ和5GHZ頻段;第三頻為當實際接入的終端類型支持5GHz的數量較多時,可將該射頻配置成5GHz頻段,從而提高5GHz的接入用戶數量和帶寬能力,反之,2.4GHz終端較多時則可以配置成2.4GHz,組網形式非常靈活。
室內高密集型AP內置天線陣列,外型小巧美觀,安裝方式靈活,適用于壁掛、吸頂等多種安裝方式。
高密AP使用人數:50-100,建議人數:80
3、客房型場景AP選型
針對客房,建議采用面板式AP或吊頂式AP,每個房間部署一臺AP,上聯POE交換機。
適用于學校宿舍、醫院病房、酒店房間等各種密集房間場所,解決了在這些場景,傳統AP布放方式信號質量不佳的問題,并極大的減少了安裝成本以及實施時所帶來的運營成本。
4、室外場景AP選型
室外區域無線覆蓋主要需要考慮周圍環境的復雜性,同時還需要考慮AP一系列的防雷、防水、工作溫度等相關的控制,還需配置大功率POE注入單元供電。
室外AP使用人數:50-100,建議人數:80
二、無線網絡布點設計
1、無線AP布點規則
使用AP布點覆蓋,需考慮及遵循以下幾個問題和原則:
需要有線纜資源(五類線或六類線);建議六類線,長距離可考慮光纖布設。
如果在一條走廊里只安裝一個AP,則盡量把AP安放在走廊的中央位置;如果同一空間安裝兩個AP,則可以放在兩個對角上。
保持信號穿過墻壁和天花板的數量最小。2.4G信號能夠穿透墻壁和天花板,然而,每一面墻壁和天花板都將使AP信號的覆蓋范圍減少1到30米。應放置AP與計算機于合適的位置,使墻壁和天花板阻礙信號的路徑最短,損耗最小。
考慮AP和覆蓋區域之間直線連接。注意AP的放置位置,要盡量使信號能夠垂直的穿過(90度角)墻壁。
e. 不同的建筑材料產生不同的傳輸效果。由金屬的框架或門構成的建筑物會使WLAN無線信號的傳輸距離變小。放置AP的位置應使信號通過干燥的墻壁或敞開的門,避免放置在使信號必須通過金屬材料的位置,并遠離電子設備(起碼1~2米),例如微波爐、監視器、電機等。
f. AP天線方向可調,安裝AP的位置應確保天線主波束方向正對覆蓋目標區域,保證良好的覆蓋效果。
AP安裝位置、方向與實際覆蓋覆蓋范圍的計算方法如下:
g. 如遇到露天廣場及舞臺場景,無法吊頂安裝的情況下,應考慮將AP部署在座位下如下圖:
2、覆蓋范圍及頻道規劃
信號強度和傳輸距離的換算公式:
Gt-Gr+AP天線增益+終端天線增益=L信號總強度(dB)
Gt(AP或終端功率,單位dB),Gr(終端或AP靈敏度,單位dB)
距離產生的信號衰減公式:
PathLoss(dB) = 46 +10* n*Log D(m)
障礙物 | 衰減(dB) |
地板 | 30 |
帶窗戶的磚墻 | 2 |
辦公室墻 | 6 |
辦公室墻的金屬門 | 6 |
磚墻的金屬門 | 12.4 |
靠近金屬門的磚墻 | 3 |
頻道規劃與干擾控制
由于采用雙頻AP,可以對同一區域進行2.4G和5.8G頻段同時覆蓋。其中2.4G具有3具不重疊的信道,5.8G具有5個不重疊信道。具體網絡實施時要進行工勘與優化。2.4G頻段主要采用1、6、11三個信道交錯使用,而5.8G頻段主要采用36、40、44、48、52、56、60、64、149、153、157、161、165十三個信道交錯使用,具體的覆蓋邏輯示意圖如下。
根據經驗值,當相鄰AP設定相同頻點時, 要求間隔25米或以上;當相鄰AP設定相鄰頻點時, 要求AP間隔15米或以上;當AP設定相隔頻點時, 要求間隔12米或以上。
頻點配置時首先應對目標區域現場進行頻率檢測,對于覆蓋區域內已有AP采用的信道,應盡量避免采用。
對于室內區域存在多套室內覆蓋系統的情況,應充分考慮其他通信系統使用的頻段,設計時預留必要的保護頻帶,以滿足干擾保護比的要求。
室內AP覆蓋區頻點配置時應充分利用建筑物內部結構,從平層和相鄰樓層的角度盡量避免每一個AP所覆蓋的區域對橫向和縱向相鄰區域可能存在的干擾。
系統設計時應注意避免干擾源的影響。